2013年3月25日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第四届学术年会在行政楼三楼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炳厚教授、匡桂申院长、宋福印副院长、马静副院长、赵志君副院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马静副院长主持。
马静副院长首先总结了我院2012年的学术建设活动。2012年是我院建院的第四个年度,在医院整体发展的同时,学术建设开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人才队伍逐步形成,队伍结构逐步合理;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追求学术进步,正在逐步成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动。
建院五年来,我院建立并实施了学术年会制度、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院级师承制度及卫生技术人员外出学习等保证学术发展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名老中医讲习班”、“名医示范诊疗”、远程医疗会诊带教等具有品牌特色的培训项目;实施了“医药兼通”领军人才和“长白山杏苑新林”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科研项目。通过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院学术氛围不断增强,各科室领导重视业务建设,在这方面,住院部、药品经营部、护理部做得比较突出,他们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规律,安排时间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较好地处理了工学矛盾,激发了青年医师的学习热情。
本届年会与往届相比较,呈现出“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参与广泛、类型多样”的特点。全院各部门都积极踊跃参加,本次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46篇,我们组织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炳厚教授任主任委员、赵国华主任医师、宋福印主任医师、王丽欣主管护师为委员的评审小组,对收到的稿件进行了评选。本着“尊重原创,鼓励发表,科学实用”的原则,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
本届学术论文涉及中医理论探讨、临床科研、经验总结、综述、医技、护理、药学、管理等8个方面。论文评审小组一致认为,内容涉及的范围有明显的增加,无论是科研、经验总结、综述、护理、医技等均是紧密结合临床,从实际工作出发,契合我院医疗工作的现况; 论文质量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今年增加了管理类论文,如,住院部的“构建学习型团队”、“探讨远程教育师承模式,培训高级中医临床人才”、“关于我国医院评审发展的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等等。
马静副院长指出:学术年会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希望今后更多的年轻人登上学术交流的讲台,展示个人的才华,展现我院学术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希望各部门进一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希望明年有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在这里展示!希望今后每届学术年会都有新的提高!让我们共同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会上优秀论文代表肖延龄主任医师、付天昊主治医师、米静护师以及“学习型科室奖”代表住院部的顾健伟医师分别宣读了获奖论文。
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炳厚教授以一首词蝶恋花学术年会有感《蝶恋花·学术年会有感》作为其讲话的主要内容。词曰:“白衣翩翩舞南阳,学术年会,喜阅著文章,春华秋实教学长,红烛春蚕育栋梁。博采众长用成方,治贵权变,弟子修业忙,精学文献勤临证,与人玫瑰手留香。”此外,张教授还送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两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张教授评价米静护师在讲演时语言流利、表情丰富、落落大方;对住院部开展的学术活动表示支持与鼓励。
最后匡桂申院长讲话。他表示今年的论文,学术成果更多,水平更高,时效性更强,与临床结合紧密,说明我院在学术水平上有所提高,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还强调:今后要继续加强学科建设,确保医院完成“强专科,精综合”的奋斗目标。并对全体员工提出三点希望:第一,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学术建设目标;第二,专科发展方向作为学科选题重点;第三,把提升医技护药技能作为学术建设的根本。 |